博物手绘 | 什么,你问我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的区别?
忽如一夜春风来,然后,花儿们陆续盛开了。
总是有一些花儿模样长得撞脸,遇到后直教人傻傻分不清。鉴于查看植物志会被各种专业名字绕得更晕,于是便有了不少科普文章供花盲症患者们鉴别参考,譬如有关桃李杏樱梅梨海棠木瓜的,有关迎春连翘素馨的,有关紫堇夏天无刻叶紫堇胡延索的。
然而最近我被问得最多的是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。(毕竟我身在北方,毕竟帝都的小紫花已经盛开了啊,虽然葫芦岛还要半个月才能看到)
可是到底怎么区分才快准狠?
一看花期
虽然不同地区的物候有所不同,但是对于同一地点来说,早开堇菜早开堇菜,花期当然要相对早一些。不过一周多之后,紫花地丁也陆续开了,两种花儿经常混在一起,一眼望去简直一毛一样不分彼此。所以,花期分辨法有局限性。
▲紫花地丁or早开堇菜呢?
二看叶子
早开堇菜的叶子更接近于心形,而紫花地丁的叶子偏细长。不过因为叶子变形程度比较大,经常有叶子偏偏长得介于心形和细长之间让人纠结,所以叶子分辨法只能作为辅助参考。
▲紫花地丁与早开堇菜叶子的区分图
——颖儿的博物手绘
三看花距
就是花朵的后脑勺。早开堇菜的距宽短,紫花地丁的距窄长。虽说长短宽窄也有度的衡量,但是由于变形度比较小,只需要对照一下标准照,就差不多可以做到秒懂。
▲紫花地丁与早开堇菜花距的区分图
——颖儿的博物手绘
凡是名字中带有“堇菜“二字的花,基本都有“距”,花蜜就藏在里面哦!凡是长出这样的结构的花儿,都是比较挑剔的,只把花蜜提供给喙部足够长的昆虫(嘴巴短够不着的虫儿只好望蜜兴叹干着急)。其实这是植物进化出来的聪明招数,看似降低了昆虫到访的次数,但是访客身上极有可能已经携带了另一朵堇菜的花粉,再加上花瓣上深色条纹好像醒目的大标语“看这里花蜜在此快来嘛~”,这对昆虫来说绝对是难以抗拒的诱惑。所以,距条纹的组合,大大提升了堇菜们异花授粉成功的几率。
▲一个小裂缝中生长的紫花地丁(诺诺摄)
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在北方的城市里很常见,且不说公园里和绿化带中经常蔓延成花地毯,甚至在路边墙角砖缝里都能看到它们倔强又美丽的小小倩影。
〈 〈 〈 左右滑动屏幕有惊喜~~~
如果到了郊区,还能遭遇更多的堇菜。据说光是北京周边就分布着大约15种的堇菜,大多都难以分辨,真是让喜爱这种小巧玲珑野花的植物人们操碎了心。
所以我到现在也仅仅是认识了鸡腿堇菜和北京堇菜。
鸡腿堇菜的名字太惹眼,事实上却是柔弱纤细既视感。白色花、有地上茎、托叶带须,还是挺好分辨的。不过我一直也没有搞明白鸡腿堇菜哪里像鸡腿,问了不少人甚至是最懂植物名字的刘夙大神,都木有啥明确答案,不知当初起这个名字的大大是怎么想的,难不成他当时恰好正在啃鸡腿么?
▲鸡腿堇菜
——颖儿的博物手绘
北京堇菜的花儿是温柔的粉色。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,最早定种的标本采自北京地区。北京堇菜是中国特有种,陕西河北辽宁都有分布。葫芦岛的郊区北京堇菜的数量不少呢。
▲北京堇菜
——颖儿的博物手绘
此处插播一个检讨——我在观察北京堇菜的时候,忽略了对侧瓣根部的细毛的观察和描绘,画完才知道呜呜呜~北京堇菜的侧瓣根部细毛相对是比较多的,这也是它的标志之。如果我当时其中一朵花的角度再上扬一点,把毛毛表现出来就好了。所以,这成了我的遗憾,每每想到心痛不已,以后一定要再找时间画一次!
▲北京堇菜侧瓣根部的毛毛细节图
至于神马西山堇菜珠果堇菜蒙古堇菜斑叶堇菜啥的,我暂时没有啥特别的兴趣,看起来都太相像了,只怕见了也懵掉。我倒是很期待另两种独特的堇菜。
一是裂叶堇菜,绝大多数堇菜小伙伴都是类似心形的叶子,而它偏偏是深裂的叶形,这么奇特的堇菜简直不能再好认(前提是正巧在花期)。(诺诺注:这种奇特叶形的叶子其实也不好认,诺诺配图时候就发现有裂叶堇菜、羽裂堇菜、总裂叶堇菜、南山堇菜等都是这种类型的,卒!)
▲裂叶堇菜(妖妖摄)
二是双花堇菜,绝大多数堇菜小伙伴都是从白到粉到紫的冷色调花儿,而它偏偏是金灿灿的黄色花儿,这么奇特的堇菜简直不能再好认(前提是正巧在花期)。(诺诺注:配图时候才发现一大堆堇菜都是黄色花,如双花堇菜、四川堇菜、紫叶堇菜、大黄花堇菜等,再卒!)
▲双花堇菜(妖妖摄)
对啦,某些堇菜还有奇特的现象,就是同一植株上能够开两种花——授粉花(就是上文中展示的那种进行异花传粉的花儿)和闭锁花(自花传粉),而且闭锁花的结种率和发芽率相对更高。不由得感慨一句,为了繁衍生息,堇菜们也是够拼的。
▲早开堇菜的闭锁花(图片源自网络)
恰好,最常见的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都会有闭锁花,我今年要重点观察一下这种有趣的现象,你要不要找找看?
-- 手绘过程和细节图 --
☟
-- 画材 --
〈〈〈 水彩画材
◆ 纸:获多福高白细纹300克
◆ 笔:樱花尼龙笔0号
◆ 颜料:荷尔拜因植物专用水彩
〈〈〈 彩铅画材
◆ 纸:肯特纸
◆ 笔:辉柏嘉48色红盒
▼
▼
▼
end
本期编辑:稿子 本期审核:诺诺 阿室
重 拾 自 然
— 让科普更加科学 让科学更接地气 —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
微信号:zhiwufenleiqun
新浪微博:重拾自然
新浪博客:重拾自然
声明:本文为原创内容,欢迎阅读者在个人网络媒介进行由原文链接转发的全文转载;谢绝改编、摘录、部分转载,谢绝全文复制或重新编辑后自创新的链接发出。转载时保留能够跳转至原文的链接,并保留本声明。超出上述许可的范围如其他微信公众号或印刷品等,如需转载或使用,请先发函至邮箱zhiwufenleiqun@yeah.net联系。如有非法转载,将追究一切侵权行为。公众号长期接收自然类原创文章,投稿可发至邮箱zhiwufenleiqun@yeah.net,谢谢。